本文作者:admin

对虾和青虾的区别?

admin 2024-05-05 0 0条评论

一、对虾和青虾的区别?

1.体特征不同

对虾节肢动物,身体长15-20厘米,甲壳薄而透明。第二对触角上的须很长。肉味鲜美,是我国的特产之一。主要产在黄海和渤海湾中。过去市场上常成对出售,所以叫对虾。也叫明虾。 青虾,又名河虾,学名日本沼虾,因体色青蓝、半透明,故得名。

2.种群分布不同

对虾主要分布于中国黄渤海、辽宁旅顺、河北、山东省及天津市沿海是对虾的重要产地。青虾又称河虾、沼虾,即日本沼虾。是一种广泛分布于淡水水域的主要经济虾类,它营养丰富,肉嫩味美,是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名贵水产品。青虾在我国的分布极广,江苏、安徽、上海、浙江、福建、江西、广东、湖南、湖北、四川、河北、河南、山东天津、云南等地均有分布。它广泛生活于淡水湖、河、池、沼中,以河北省白洋淀、江苏太湖、山东微山湖出产的青虾最有名。

3.生态习性不同

对虾可分定居型(如日本对虾、宽沟对虾、欧洲对虾、渤海对虾等)和洄游型(如中国对虾、墨吉对虾、长毛对虾),前一类栖于沿岸浅海,白昼常潜入沙底内,不作大范围的移动;后一类栖于河口沿岸混浊海域,常作大范围的移动和洄游。对虾主要以底栖无脊椎动物为食,如多毛类、小型甲壳类和双壳类软体动物等,有时也捕浮游动物。

二、对虾与青虾的区别是什么?

1、对虾雌虾体色呈灰青色,雄虾体色发黄,身体由21节组成,除最前和最后一节外,各节均有一对附肢;

2、青虾体色呈青蓝色,间或有棕绿色的斑纹,身体由20节组成,头胸部和腹部分界十分明显,头胸部粗大,从腹部开始逐渐变细。

其它区别:

1、价格不同

红虾和青虾的区别还有个头不同,青虾的个头要大于红虾,两者的价格也相差很多。青虾的肉质较嫩、壳软,但不易于长途运输,死亡率相对红虾高。

2、营养不同

青虾肉质细嫩鲜美,营养丰富,每一百克食用部分含蛋白质16.40克,它有一定的补脑功能,青虾的味道比对虾新鲜,没有土气味。

3、生活习性不同

青虾是一种纯淡水虾,几乎在全国各地都有分布,以河北白洋淀地区、江苏太湖一带所产的最为有名。

对虾分为定居型和洄游型二种,前一类栖于沿岸浅海,白昼常潜入沙底内,不作大范围的移动;后一类栖于河口沿岸混浊海域,常作大范围的移动和洄游。

三、南美白对虾有什么特点?

南美白对虾的特点

南美白对虾(学名:Penaeus vannamei )是对虾科、对虾属动物。成体最长达23厘米,甲壳较薄,正常体色为青蓝色或浅青灰色,全身不具斑纹。步足常呈白垩状,故有白肢虾之称。南美白对虾额角尖端的长度不超出第1触角柄的2节,其齿式为5~9/2~4;头胸甲较短,与腹部的比例约为1:3;额角侧沟短,到胃上刺下方即消失;头胸甲具肝刺及鳃角刺;肝刺明显;第1触角具双鞭,内鞭较外鞭纤细,长度大致相等,但皆短小(约为第1触角柄长度的1/3);第1~3对步足的上肢十分发达,第4~5对步足无上肢,第5对步足具雏形外肢;腹部第4~6节具背脊;尾节具中央沟,但不具有缘侧刺。

南美白对虾自然栖息区为泥质海底,水深0~72米。成虾多生活在离岸较近的沿岸水域,幼虾则喜欢在饵料丰富的河口区觅食生长。南美白对虾属杂食性种,在人工养殖情况下,可摄食池塘中的有机碎屑,对饲料的固化率要求较高。南美白对虾对动物性饵料的需求并不十分严格,只要饵料成分中蛋白质的比率占20%以上即可正常生长。原产于南美太平洋沿岸的水域,主要分布在美国西部太平洋沿岸热带水域,从墨西哥湾至秘鲁中部都有分布,以厄瓜多尔附近的海域更为集中。

四、海里的对虾什么样?

海虾的种类很多,包括基围虾、海麻虾、琵琶虾、竹节虾、撒尿虾、琵琶虾、对虾、南美对虾、东方虾等,这些一般都是食用虾。

基围虾

基围虾:基围虾就是基围地带出产的虾子,因为喜欢随海的潮水游到基围下的水流平缓区产卵,所以被称作基围虾。生长在河涌的泥底,身体稍呈黝黑色泽,壳较硬,有明显的黄红色条纹,体型偏小,口感脆甜,额头上无刺(虾枪)。基围虾可在10℃左右的水温存活。

海麻虾:海里的麻虾和河涌里的围虾是属同一种类。只是麻虾生长在沙底的海中,身体呈红色。然而食味两者皆有优胜,都是新鲜白灼美味。即基围虾,是一种淡水育种,海水围基养殖的,其得名原因是围基养殖,基围虾形态像对虾,但它的壳没有对虾软,形态没有对虾大,且体肥壳薄,肉质鲜美爽口。

竹节虾

竹节虾:亦称花虾、竹虾、花虾、斑节虾、日本对虾,和老虎虾同类。特征有细小锯齿位于其头上方向前突出的长刺和两眼间刺状突出。有蓝色的横斑花纹,附肢黄色,尾部呈鲜黄带蓝。壳薄而硬,肉质厚实。主要产于中国的黄海、渤海及朝鲜西部沿岸,虾壳较厚,营养价值与其他海洋虾类相近。

濑尿虾:学名叫“虾蛄”,全为海生。中国不同地域的老百姓对于虾蛄的叫法不一,如:虾爬子、爬虾、皮皮虾虾虎、虾婆、虾公、螳螂虾、拉尿虾、虾狗弹、弹虾、富贵虾、琵琶虾、花不来虫、皮皮虾等。香港常见的濑尿虾是“口虾蛄”和“黑斑口虾蛄”,即简分为前者是经常吃到的硬壳那种,后者便是有斑马纹的软身那种。掠虾类起源于中生代的侏罗纪,现存500余种,绝大多数种类生活于热带和亚热带,少数见于温带。中国沿海均有,最常见的品种是虾蛄科,口虾蛄属的口虾蛄(Oratosquilla oratoria),在中国各海域中均有分布。南海种类最多,已发现80余种。濑尿虾肉质鲜美、营养丰富、烹调方便,倍受人们的喜爱,是人们餐桌上的美味佳肴。同时它还具有药用价值,能治小儿尿疾,故称濑尿虾。但现时有很多都是由印尼或泰国空运到来,色泽略呈深黑,但生猛度当然稍逊本地货了。

琵琶虾

琵琶虾:市面上的琵琶虾种类颇多,常见的叫蝉虾,又名猪仔虾,香港人又称雷公虾,台湾叫虾蛄头。样子肥肥胖胖,很有趣。爪粗而短,暗红色泽,额角扁平呈五角形,甲壳硬而厚。肉质鲜,多用以制沙律食用。

对虾

对虾:又称“大明虾”,为海产八珍之一,是我国沿海重要的水产货源。珠海市万山岛渔场养殖对虾已有较长的时间。对虾的烹饪,大致有蒸煮、油炸,既可制作各色品种精美点心,也可以炮制各种名菜鲜肴。

南美对虾:原产于美洲太平洋沿岸水域,虾壳薄体肥,肉质鲜美,含肉率高,营养丰富,口感佳。

东方对虾

东方对虾:东方对虾又称中国对虾,是我国特有的名贵品种。据检测,每100克东方对虾含蛋白质20.6克,并含有多种维生素和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营养佳品,具有补肾兴阳等特殊功效,是招待贵宾不可多得的海中珍品。

小型虾类,一般体长不超过15厘米,分布在沿海潮间带50米以内的海区:

1.沙虾

沙虾又称芦虾、泥虾。体长9~14厘米。体土黄色或棕褐色,足棕黄或赤红色,尾节暗棕色。喜栖息在浅水海底泥沙里,白昼伏在海底不动,黄昏出来觅食。

2.斑虾

斑虾又称九节虾、竹节虾。体长11厘米左右。头、胸甲和腹部体表有鲜艳的横斑,各节暗棕色或浅土黄色。它喜欢栖息在沙泥底有淡水注入的浅水海区,昼伏夜出。

3.葛氏长臂虾

葛氏长臂虾又称红虾、桃红虾。体长仅4~6厘米。身体透明,略带淡红色,有棕色斑纹。分布在黄海、渤海、东海的海边浅海海区。

4.脊尾白虾

脊尾白虾又称青虾、水虾、绒虾。体长5~8厘米。体色透明,微带蓝色或红色小斑点。生活在泥沙底质的浅海和河口区,多在近岸处活动。

5.中国毛虾

中国毛虾又称小白虾、梅虾,是我国特有的虾类。体长仅2.5~5.4厘米,体侧扁,皮、壳都很薄。全身除极少红点外,完全透明。喜欢栖息在河口浅滩水质肥沃的地方。

上述五种海虾,分布在沿海潮间带50米以内的海区,可用捞虾网在海边有海藻的浅水中捞取。

五、什么叫大对虾?

大明虾又名大对虾(大条的)、大红虾、闽虾、大虾等,这些称谓的由来,别有缘故。由于对虾壳薄而透明,透过甲壳甚至连黄白色的脏器都清晰可见,故上海等地的老百姓又给它取名叫明虾。对虾在福建被称为“闽虾”,这是因为福建简称“闽”,把明虾的“明”字改成了“闽”字。

雌性对虾与雄性对虾相比,体色有一些区别,雌虾体色微显褐色透蓝,而雄虾则略带褐黄色,因此渔民称雌虾为“青虾”,称雄虾为“黄虾”。

对虾和其它虾类一样,在高温下体内蛋白质会变性,虾黄素被氧化成虾红素进而变成红色,于是很多食客又称其为“大红虾”。

六、养殖的东方虾身体变黄是什么原因?

究竟我们怎么辨别出对虾出现疾病的原因哪;老虾农就自己的养殖经验而言,总结出了一下问题原因供大家参考!

对虾身体发红:水质导致应激;溶氧不足;病毒性红体

对虾体色发暗:体色发黑,长期不脱壳,斑点多;生活在恶劣的水质里面

对虾虾须发红:溶氧不足,细菌感染

对虾断须:换壳断须,细菌感染;虾续断面是白色的属于正常情况;虾须断面是黑色属于细菌感染

判断对虾体色不正常的原因:把异常的虾放在干净的水里面,放20分钟之后看虾体是否恢复正常;如果恢复正常则说明对虾缺氧导致;如还是异常则说明虾感染疾病,应及时治疗。

对虾虾脚脏黑:底部比较脏;倒藻造成;附枝有纤毛虫

对虾壳发软:脱壳不遂;生长缓慢,长不大(棉花虾)

对虾甲壳黑斑:脱壳不遂(脱壳之后即可正常),细菌感染

对虾头胸部有白斑:白斑病毒

对虾眼睛发红:霍乱弧菌摩擦导致

对虾肌肉发白:缺氧肌肉发白;天气异常应激发白;IMNV病毒肌肉发白(传染)

对虾肌肉坏死:气泡病引起,溶氧过高引起气泡病(晴天的中午最好不开增氧机)

对虾鳃部发黑:水质不好,死藻过多,鳃部有纤毛虫(改底、换水)

对虾肝胰腺模糊:中毒、细菌感染,病毒感染

对虾肝肿大:水体PH值高、氨氮高、亚硝酸盐超标等水体原因引起居多

对虾肝胰腺包膜变绿:弧菌感染

对虾捣碎后肝胰腺变黑色:细菌感染、病毒、营养不足(正常肝胰腺捣碎为红色)

对虾胃部发红:细菌感染;吃发病的虾引起胃部发红

肠道断节发红:弧菌感染、肠炎

对虾腿黄可能是由于感染了弧菌导致的。

七、南美白对虾,体色是蓝色的,使什么原因引起的?

正常虾的体色是和环境条件相关联的。在水质很清的池塘或水位浅的池塘中虾的体色往往比水浓或水位深得虾要暗。

相对于正常虾的绿色,不健康的虾经常会呈现蓝色。

蓝色也有可能是由遗传或饵料导致的,正常的虾在蜕壳后也会很快的呈现蓝色。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看看你的虾是属于正常虾壳变色还是属于不正常。如果不存在病虾的话防治建议就用速补100一类,补充钙质和微量元素。

八、对虾和青虾有什么区别?

一、科属区别

1、青虾: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游泳虾亚目、长臂虾科、沼虾属。

2、对虾:节肢动物门、软甲纲、十足目、对虾科、对虾属。

二、形态特征区别

1、青虾:体色呈青蓝色,间或有棕绿色的斑纹,身体由20节组成,头胸部和腹部分界十分明显,头胸部粗大,从腹部开始逐渐变细。

2、对虾:雄虾体色偏黄,雌虾体色偏灰青色,身体由21节组成,除最前和最后一节外,各节均有一对附肢。

九、对虾出现弧菌的三大征兆?

1、虾的眼睛有病,神经组织受损,眼睛明显软化变色。

2、健康对虾的鳃应该是干净透明的,弧菌感染后,仔细观察对虾的鳃会发现有附着物,颜色呈黄色或土黄色。

3、肝脏病变,肝脏是虾体内最重要的器官,支撑着身体各项功能的运转。一旦出现肝脏病变,虾的整个系统就会崩溃死亡。致病性弧菌可破坏肝胰腺的结构,使分泌细胞变性,阻断血淋巴等。导致肝功能异常。

4、发病症状,虾苗体色不透明灰黑色,虾苗空肠不空,部分虾伴有绞痛。

十、青对虾和明虾的区别?

青对虾和大明虾都属于对虾科,是我国常见的两种虾类。它们在形态、分布、生态和营养价值等方面都存在着区别。

首先,从外观上看,青对虾体形较小,一般只有2-3厘米,身体呈青色,头胸甲上有明显的白色条纹,十分可爱。而大明虾体形较大,能长到6-7厘米,身体呈红色或棕色,背部和尾部上有许多短毛,显得比较粗糙。

其次,它们的分布区域也有所不同。青对虾主要分布于南海、东海等沿海地区,属于暖水性海洋生物。而大明虾则广泛分布于全国各沿海地区,可以在淡水和盐水中生存,是一种比较适应性强的虾类。

再者,青对虾和大明虾的生态习性也有差异。青对虾是一种喜欢清澈的海底生境的底栖性动物,常见于珊瑚礁或岩石间,主要以海藻和小型无脊椎动物为食。而大明虾则是一种活泼的泥居性虾类,常常生活在淤泥或沙泥混合沉积的河口、湾岸等浅海水域,以藻类、海草、小型底栖动物、甚至死亡或病死的动植物为食。

最后,青对虾和大明虾的营养价值也有所差异。青对虾含有比较丰富的蛋白质、钙、磷、铁等营养物质,滋补养颜作用较好,也有清热解毒、生津润肺等功效;而大明虾肉质更为鲜美,含有丰富的磷、钙、硒等微量元素和多种维生素,尤其是富含抗氧化物质——虾青素,具有预防衰老、保护心脑血管等多种保健作用。

总的来说,青对虾和大明虾各有千秋,都是我国常见的美味海鲜,但是因为它们生存环境和营养需求的不同,所以在烹制或食用时也应该注意养成科学的习惯,确保食用安全和效果营养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