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山田水产网

淡水虾怎么养殖,那种虾更适合农田

山田水产网 2025-04-26 07:10 0 0条评论

淡水虾怎么养殖,那种虾更适合农田

淡水龙虾较适合农田养殖。

淡水龙虾的基本习性:淡水龙虾,学名克氏螯虾,又称龙虾、大龙虾、大红虾。 该虾原产于美国,在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从日本传入我国,现已广泛分布于长江中下游。该虾属温热带淡水虾类,适应力强,繁殖率高,食性杂,生长快,抗病,耐高温,耐低氧,离水数小时也不会死亡。虾肉味细嫩,营养丰富,含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而脂肪含量较低,并含较多的原肌球蛋白和副肌球蛋白,可食部分较高。深受国内消费者喜爱,出口量也日渐增加,销售和收购价格不断上升,养殖前景和效益均看 好。 淡水龙虾广泛生活于淡水湖泊、河流、池塘、水沟及稻田等水域,底栖生物、浮游生物及各种水草均是适 口饵料,在这些水域中生长良好。 幼虾生活在浅水区或池边,喜穴居,有时躲藏在石砾水草的隐蔽处,通常虾穴挖在大水面周岸粘土较多沼泽地芦草丛生的滩岸地带,虾穴一般圆形,向下倾斜,深达30厘米左右,且曲折方向不一。淡水龙虾栖息地点常有季节性移动现象,春天水温上升,虾多在浅水处活动;盛夏不温较高时就向深水处移动;冬季在洞越冬。淡水龙虾蜕皮、生长和繁殖也在洞穴中进行,以防被伤害,并且该虾喜阴怕光,光线微弱或黑暗时爬出洞穴。

稻田养殖淡水龙虾:

稻田养淡水龙虾一般每亩的产量可达400~500公斤,产量高时可达600公斤。稻田养虾可以吃掉田中消耗肥料的野草和其它水生生物,不仅节省了除草的劳动力,还能消灭危害人、畜的蚊蝇。并且虾在稻田里不停地行动、觅食,不仅能帮助稻田松土、活水、通气,增加田水溶氧量,同时通 过新陈代谢排出大量粪便,起到保肥、增肥的效果。

1、稻田的选择 稻田养淡水龙虾要选择水源充足、不受旱灾、洪灾影响,水质清新、无污染,土壤肥沃、保水性能好,阳光充足的稻田,有些山溪或泉水的水质虽然比较贫瘠,水温比较低,但如能有较长流程或 穿过不养虾的稻田,再流入养殖虾稻田,其水温将会增高,也适宜养虾。

2、稻田的改造 为了便于生产管理和日常投饵,一般以排水渠间区域为一个养殖区块。距四周边埂内侧0.6米处挖深0.5~0.6米、宽1.0~1.2米的环流缓冲沟,并把土全部翻到边埂上,使边埂达到0.8~1.0米高、顶 宽0.6~0.8米。边埂要夯实,内坡要平整, 同时在埂顶内侧用塑料薄膜围起封闭式防护墙。围栏地上高度为0.4~0.5米,地下埋入0.1~0.2米。上、 下进排水口要设立防逃网。 为了便于水稻田浅灌、晒田、施化肥、农药或捕捞,必须在养虾稻田开挖虾沟和虾潭。 虾沟可在插秧后开挖,其开法应视田块的形状、面积大小和排水口的方向而定。如水稻田较小,可开成“田”字形;如是长且大的田块,可开成内“井”或内“田”形,沟的宽和深分别以0.3~0.4米为宜。虾潭可开在虾沟 的交叉处或田的四角,与虾沟相通。虾潭一般1.0米见方深0.8~1.0米。 稻田养虾要开好进、排水口,其地点应选择在稻田相对两角的土埂上,养殖过程中进排水时均可使整个稻 田的水流畅。在进、排水口要设置拦栅,避免逃虾。

龙虾养殖的理性分析?

目前,很多虾友对淡水龙虾的人工养殖,很为感兴趣,并且在积极的寻找养殖切入点。90%以上的虾友,对淡水龙虾的养殖,都为感性认识。总认为,淡水龙虾养殖是高利润,易养殖,低风险。往往在不认真深入的调查研究情况下,就积极的投入,最终导致失败和受骗等结果。

我们就单单举一个事例:目前有很多人到盱眙购买龙虾苗,到了盱眙以后,只要有人说有虾苗,他就买,没有认真分析虾苗的实质。一次买上几百斤或上千斤,认为放回到塘子里就行了!不管运输、出水时间、投放规格、是否驯养和场地环境等。只求有虾有塘就行!放是放了死的多活的少,反过来认为被骗了!缺乏最基本的了解!说白了最起码,卖方要有保证成活率标准吧!

所以,本人只想简单的借以小事,提醒虾友们,对养殖要认真分析和研究。谨慎投资!

下面是本人的一些小经验,借此告诉大家,欢迎批评指正:

淡水龙虾养殖你应该考虑的问题:

1、养殖场所

淡水龙虾适合于生态养殖,利用沼泽、湿地、河流、草滩等,成功率会有所提高。标准池塘主养,必须严格科学的设计养殖环境;

2、龙虾苗的选购

方法一:从现有成功养殖场采购。应该注意的问题,在考察养殖场时,必需亲自捕捞,如果是养殖场的话,地笼捕捞从放笼到收笼只需要15分钟就应该可以捕捞到,而且要观察龙虾的个体是否一样大小。(个体差不多大小,可以说明是人工培育的同龄苗)。

方法二:自主驯养及培育。

方法三:在适当的季节,选择亲虾投放;

3、运输

应该注意的问题:1、路途远近。2、运输成活率保证;

4、投放时间及规格

要注意的问题是:相应的投放时间和龙虾规格是相应。就是说,3-4月份,投放3公分以上的龙虾苗;7-8月份投放,达到性成熟的龙虾;10-11月份投放亲虾;

以上是本人简浅分析,不对之处请您批评。

文章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