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虾放苗前ph值偏高怎么办?
如果对虾放苗前pH值偏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降低pH值:
首先,可以在水中添加一些中和剂,如石灰或纯碱,来中和过高的pH值。
其次,可以通过增加水的氧气含量来促进水中的细菌活动,从而降低pH值。此外,还可以增加水循环的频率,使水中的有机物质得到更好的分解,从而降低pH值。
最后,应该定期检测水质,保证水质良好,以免对虾受到不良影响。
二、PH值偏高、偏低对养殖对虾是否有影响?如何处理?
1)、PH值偏高(9.0以上)是由于底质本身含碱性物质过多、此前使用过石灰清塘或者塘内藻类大量繁殖等原因引起,容易造成对虾脱壳困难、食欲减退等症状;处理措施:避免用生石灰清塘,采用菌毒净或溴氯海因清塘;全池泼洒降碱解毒灵或生物净水宝。
2)、PH值偏低(7.5以下)是由于底质酸性物质含量过高、过多施用无机化学肥料、池中雨水累积、水体中有机物过多、过量使用EM菌、乳酸菌筹微生物制剂等,发现不正常现象,及时处理。
三、ph对于小棚养虾的影响?
南美白对虾是当今最受欢迎的养殖虾类之一。然而,养殖面积的增加、集约化程度越来高,导致许多危险疾病的发生,影响了养虾场的水质,这使白对虾很容易被机会病原体感染。
养虾因环境,增加疾病的敏感性
水因素的变化将直接影响白对虾的免疫系统,增加对细菌的敏感性。低(4.6-5)或高(9-9.5)的水pH值降低了虾的免疫系统,从而极大地影响了对疾病(急性肝坏死症)的抵抗力。
本研究目的就是研究PH值对白对虾将产生如何的影响。
四、对虾养殖要求和条件?
水温要适宜:对虾是热带虾种,生长适宜水温为16度-40度,适合的水温为22-32度。
水质ph值要稳定:对虾比较适应的ph值范围在7.8-8.8。虾塘的质量要求高:养殖对虾的虾塘不能积水,漏水。
水质要有良好的透明度:透明度可以反应出水质中浮游生物等微生物的数量,是调节对虾生长的重要因素。
五、对虾养殖环境?
1水环境控制:①进水水质管理。放苗前,向养成池注入清洁或经消毒清野处理的养成用水。在放苗后,养成用水要经过蓄水池沉淀、净化处理。②水量及水交换。养成前期,每日添加水3~5厘米,直到水位达1米以上,保持水位。养成中后期,根据水质情况,如透明度过低(低于20厘米),或透明度较大(大于80厘米),有害的单细胞藻过量繁殖时,酌情换水,采取缓慢换水的方式,调节水质。
2饲料管理:①饲料品质。配合饲料质量和安全卫生应符合SC2002和NY5072的规定。②饲料投喂量。常规配合饲料日投喂率为3%~5%,鲜杂鱼日投喂率为7%~10%。实际操作中应根据对虾尾数、平均体重、体长及日摄食率,计算出每日理论投饲量,再根据摄食情况、天气状况,确定当日投喂量。投饲后,继续观察对虾摄食情况,对投饲量进行调整。③配合饲料的投喂方法。放苗后的初期,通常日投喂4次,以后随着对虾增长,投饲料量加大,调整每日投喂次数,下午以后的投喂量约占全天投喂量的60%左右。养成初期,对虾活动范围小,应全池均匀投喂。随着对虾的生长,可选择对虾经常聚集处投喂。
3测定:每日测量水温、溶解氧、pH值、透明度、池水盐度等水质要素。经常检测池内浮游生物种类及数量变化,有条件者可检测氨、氮等其他水质要素的变化。每5~10天测量一次对虾生长情况。可测量对虾体长,也可测量体重,每次测量尾数应大于50尾。定期估测池内对虾尾数,室外大型养虾池,可用旋网在池内多点打网取样测定。
六、对虾总碱度总硬度标准?
养虾技术在养殖周期内调水是关键,水的好坏决定一潭水养虾成败。现介绍四个具体的理化指标:
1.水体PH值:前期养殖水体的ph值一般情况都在正常8.0~8.5之间,这个阶段ph是不用调的。
养殖中后期,PH过低的池塘,用生石灰调节,对于底质本来是酸性土壤(红树林地区)的要用白云石粉打底。而对于池塘ph过高,用有机酸+乳酸菌(EM菌)等活菌制剂逐步调节。
2.总碱度:池塘总碱度整个养殖周期内其值在80到120(德国度)之间,使用白云石粉调节总碱度效果最佳。
3.总硬度:对虾养殖来说保持在80~120(德国度)比较适中,一般情况总硬度过低加二氯化钙调节,总硬度过高用小苏打调节。
4.盐度:适当的盐度下虾抗病能力增强,对于盐度的调节通过换水容易解决,但是换水总的原则是日换水量占池塘水总量的三分之一以下。
七、养虾池塘总碱度多少是合格的?
230ppm,正常。要保持水体pH稳定,水体缓冲性好,一般要求总碱度,淡水虾塘>80,海水虾塘>120(多数企业的资料都这么写)。总碱度低,水体缓冲性差,pH波动大,对虾生长不利。提高总碱度可用白云石粉、石灰、小苏打,少量多次将碱度调到正常水平。总碱度太高,也会对水产动物产生毒害作用。碱度的致毒原理现在还不清楚,可能是影响了生物体内的酸碱平衡,对鳃和表皮也有腐蚀作用。至于,碱度对白虾的致死浓度,无人研究过,不过我们这边500ppm以上,虾长的挺好,也没啥不良影响。
八、对虾存活的条件?
1、好的水质。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龙虾的健康生长和发育,养殖过程中,池水的pH值保持在7.5~8.5之间,透明度为30cm~40cm,要经常加注新水,定期泼洒生石灰溶液,调节水质,防止病害发生及脱壳不遂等。
2、合理投喂饲料。龙虾在饥饿和食物不足的情况下,会自相残杀,所以投饲量一定要充足。龙虾的饲料是动植物饲料。植物性饲料为小麦、水草、菜子饼等,动物性饲料为杂鱼、杂肉以及畜内脏等。平时根据龙虾昼伏夜出的习性及池内虾的密度来确定投喂时间、投喂量及投喂方法。否则,会增加饲料加本,降低养殖效益。
3、科学捕捞。在龙虾养殖过程中,幼虾在温度适宜、饲料充足的情况下,一般60天~90天即可长到商品规格。3月份放苗,6月左右开始轮捕,捕大留小。由于捕大留小、轮捕轮放,可提高回捕率,卖出好价钱,达到高产高效的目的。
九、对虾ph高最快的解决办法?
对虾的PH最快的解决方案是使用PH调节剂进行调节。PH调节剂的种类有很多,比如加碱剂、pH上调剂、氢氧化钠等,可以根据对虾所处的环境和PH值变化程度选择合适的调节剂。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 使用试剂盒或PH计检测对虾所处水质中的PH值,了解当前PH值的具体数值。
2.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PH调节剂,按照包装上的说明添加适量的药剂。
3. 按照建议的剂量分批添加药剂,以避免药剂添加过多或过少。
4. 定期检测PH值,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直到达到期望的水质目标和PH值。
需要注意的是,虾对PH值的影响非常敏感,过量添加药剂可能会导致PH值波动过大,引起对虾性格和健康的问题,因此在添加药剂时一定要遵循药剂说明上的使用建议和剂量提示。
十、虾塘ph过低怎么办?
先测一下水质指标,一塘水的问题不是一个ph值就能做出解决方案的。
氨氮值,亚硝酸盐值,这些都得测。
提升ph直接方法就是物理泼碱性物质,比如石灰,根本方法就是培养塘中藻类,使藻类繁殖起来。
看您的虾是多大的,倘若塘里是中小虾:
1、如果塘水中的氨氮高的情况下不能盲目的用物理方法提升ph值,比如说泼石灰什么的,这种强制提升ph值,反而会引起胺中毒,后果很严重。
2、如果塘水中的盐硝酸盐高,不要盲目的向塘水中施肥,很可能是连续阴雨天藻类无法大量繁殖,做的下去的肥都转化成亚硝酸盐了,此时的塘水中已经不缺肥了。
这种情况有条件的进行换水,少量多次,防止虾应激免疫力下降。没条的尽量多冲水,只需要保持ph值不在下降即可,如果还ph降,少量多次的泼石灰,保持ph值不下降,同时将塘中增氧机打开,进行解毒(氨氮、亚硝酸盐的毒,藻类大量死亡的藻毒)夜间配合底氧,此时的塘中一定缺氧。等待天气晴起来水会自己肥起来ph会升上来,如果肥不够再稍微补肥。
3、如果是比较大的虾,或者存塘量高,每日饲料投喂量大,这种水已经无法调回正常,水质指标都会很差。
这种情况如果有条件冲换水,做好增氧措施,晚上一定要撒底氧,多坚持一天就多赚几千块钱,但是不要贪心,一定要联系好收虾的老板,感觉挺不住了就及时捉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