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山田水产网

草鱼放养时间?

山田水产网 2025-02-23 05:58 0 0条评论

一、草鱼放养时间?

草鱼为主培鱼种,鱼苗放养规格为3cm,放养密度为2.5万~3.0万尾/亩,在6-7月份放养;鳊、鲫、鲢、鳙为套养苗种,鱼苗放养规格为2cm乌仔或2.5-3-cm的夏花,放养密度分别为1500、1000、1500、1000尾/亩,在草鱼入池15~30天后放养;苗种入池前要用3%的食盐药浴10分钟,以杀灭苗种体表病菌及寄生虫。

二、草鱼鱼苗放养条件是什么?草鱼鱼苗放养条?

草鱼苗种由于鳞片较松,长途运输的成活率较低。另外,长途运输的草鱼苗种由于体质较差,注射疫苗后成活率也较低。为了改变这种被动局面,有条件的养殖户可自己进行草鱼苗种的培育。在草鱼苗种培育过程中要采取生态培育模式,尽量避免使用一些易形成抗药性的药物。

1.主养模式 这种培育模式同鲤鱼苗种的培育模式相似,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草鱼夏花苗种在投放前要用草鱼夏花浸泡疫苗浸泡。(2)给草鱼投喂饲料要采取“两头精中间粗”的三段式投喂模式。鱼苗下塘后,加强投喂配合饲料,待草鱼苗种体长长到6厘米时停止投喂配合饲料,这是第一个“精喂”阶段。从第一个“精喂”阶段结束开始一直到农历白露,这一阶段为草鱼疾病的高发期,该阶段草鱼的死亡率最高,俗称“白露关”。在这一阶段要严格控制饲料的投喂量,饲料以粗纤维含量较高的饲料为主,必要时可搭配投喂适量的陆生嫩草,以控制草鱼暴食暴长,达到控长防病的目的。从白露结束开始一直持续到冬季停食前,这一阶段草鱼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已大大降低,为了提高草鱼的越冬规格和越冬体质,应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加强草鱼越冬前的强化培育。(3)加强生态防病措施。可通过内服“克虫王”和池中悬挂楝树枝等生态防病办法来预防草鱼车轮虫病的暴发。平时池水消毒要以生石灰为主,尽量避免使用易产生抗药性的商品渔药。

2.套养模式 这种培育模式是在成鱼养殖池中投放草鱼夏花苗种,利用成鱼池中的浮游生物和饲料碎屑来培育草鱼苗种,不需要再另外投喂饲料。(1)夏花鱼苗投放前后7天内禁用杀虫药,以防鱼苗畸形。(2)不必投喂苗种专用饲料,可在一般饲料中掺一些细米糠、麦麸等成本较低的饲料原料。(3)冬季起捕成鱼时尽量使用密眼网,以防草鱼受到损伤草鱼苗弱小,适应性差,敌害多,所以难养。鱼苗培育即从鱼苗下塘养至3厘米左右。这个过程需要15~20天。

草鱼苗弱小,适应性差,敌害多,需要精心培育。鱼苗培育指从鱼苗下塘养至3厘米左右,这个过程需要15~20天。整个培育过程的要点如下:

1、鱼苗培育池

草鱼培育池面积为10~20平方米,水深1米左右,池底平坦,淤泥少(5厘米左右)。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池堤牢固,水不渗漏。以上是鱼苗培育池的基本条件。鱼苗池在冬季鱼闲季节应力争排干水,通过干、晒、冻,杀死病原体和水生敌害。开春后,整塘除草,待鱼苗下塘前10天左右注水,按通常方法(生石灰法、漂白粉法等)进行鱼塘消毒。

2、鱼苗放养

当鱼苗池经过清整消毒后,即可放养鱼苗进行培育。

(1)放养方式

草鱼苗放养方式分单养和混养两种。根据生产需要,以草鱼苗和鲢鱼苗、鳙鱼苗2~3种同池混养,这是由于它们生活在不同水层,加之在鱼苗培育阶段,特别是早期,它们的食性基本相同,同池培育互相影响不大。到培育后期,各自的食性开始分化,本培育阶段也即将结束,经20天左右培育规格达到2~3厘米,需分池进行下阶段的鱼种培育。单养品种分池比较简单。而混养方式人工分开比较麻烦,所以生产上鱼苗培育多采用单养方式。

(2)放养密度

无论采用哪种放养方式,鱼苗放养密度为每公顷225~300万尾。当将鱼苗培育阶段缩短至10~15天时,每公顷可放到600~700万尾,规格达到1.5厘米左右可分塘。

(3)放养注意事项

由于鱼苗适应性差,加之孵化器与池塘生态条件差异较大。在鱼苗放养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①下塘标准:腰点(膘)基本出齐,卵黄基本消失,体色正常,活动性强(能顶水游动)。此时的鱼苗正好下塘,培养成活率高;如果不及时下塘培育,推迟1~2天,体质下降,鱼体发黑,鱼苗老化,培育成活率受到影响,如果过早下塘,鱼苗太嫩同样会降低成活率。

②鱼苗池水质:当鱼苗池驶入有机肥后(绿肥或粪肥),大约4~5天,鱼苗的开口活饵料轮虫即大量生长出来,水色变成淡褐色,透明度在35厘米左右。这种水质适合鱼苗下池。

③下塘时间:一般晴天上午9~10时鱼苗下塘最好。这时,水中氧气不断增加,温差不大,鱼苗容易适应新的环境。

④调节水温变化:鱼苗下塘时往往两地水温不一样,从盛鱼苗的容器中倒鱼苗进水塘之前,可以先拨开鱼池表层高温水,并将池水先部分缓缓加入盛鱼苗的容器中,然后再慢慢倒入池中,使鱼苗有一个适应的过程。

⑤掌握天气变化:如果气压低,当天发生雷暴雨,则暴雨前后鱼苗都不宜下池。长时间阴雨天气,水温较低,溶氧不足,鱼苗下塘,也会降低成活率。

⑥鱼苗入池地点:鱼苗游泳能力较差,应选择在上风头处下池,以便鱼苗顺风游开,不费力气地游向较为安全和摄食的地点,以免逆风难抗,在池边互相碰撞受伤死亡。

三、放养草鱼怎么钓?

草鱼作为四大家鱼之一,草鱼广泛分布于我国除新疆和青藏高原以外的江河、湖泊。草鱼是典型的草食性鱼类,栖息于平原地区的江河湖泊,一般喜居于水的中下层和近岸多水草区域。性活泼,游泳迅速,常成群觅食。草鱼幼鱼期则食幼虫,藻类等,草鱼也吃一些荤食,如蚯蚓,蜻蜓等。在干流或湖泊的深水处越冬。

  今天我们就来讲解下针对黑坑草鱼和水库草鱼的钓法,当然,钓草鱼分为江湖、水库野钓和黑坑垂钓,两种是完全不同的钓法,先来说说在江河、湖泊水库怎么钓草鱼。

  钓位的选择:江河、水库的草鱼它们有自己的活动规律和进食习惯,首先,我们要考虑季节和天气,如果是夏天的话,我们尽量选择深水一点阴凉一点的地方或者深潭进行垂钓;如果是冬天水温比较低,这个时候浅水区的温度比深水区要高一些,这个时候我们就要收到浅一点的地方向阳的地方垂钓。尽量选择水温在20度左右的地方进行钓草鱼比较合适。如果是在春天进行垂钓,尽量选择在背风向阳的地方进行垂钓,钓草鱼一般选择天气比较好的晴天进行垂钓,天气不好鱼口也不怎么好,垂钓的效果那就一般了。

  还有一个就是选择水库的入水口,或者回水湾,或者是大坝两侧的浅滩的位置,这些地方经常有水流活动,鱼儿喜欢在有流动水和回水的地方觅食。还一个就是有植物的地方,水草比较茂盛的水域,在这样的地方觅食,鱼儿会有很强的安全感。也愿意躲在这样的地方觅食,这也是钓鱼人必争的好位置。

  窝料的选择:窝料我们可以选择用老坛玉米,一次少打,隔一会打一次。黑坑我们常用的就是原塘颗粒,还有商品颗粒。像狂浪青,红鬼2号,赛道战青等很多商品饵颗粒打窝,看个人习惯和当地鱼情而定。也可以选择原始打窝方法,用水草,像水稻苗、芦苇、茅草、绿叶子大一点的长方形的绿叶子比较喜欢。把它扎成一捆,用绳子下面系石头把它打窝打下去。

  饵料的选择:黑坑钓草鱼,我们一般都是用常长竿,8.1米,9米的大物竿来干,当然,这个看每个地方的规矩。我们在黑坑最常用的钓饵就是你打什么窝料就用什么钓,一般都是用商品颗粒。比如我打窝打的就是狂浪青的窝料,那我直接再把狂浪青颗粒用橡皮筋绑起来,直接做钓就可以了。当然你也可以一个钩用颗粒一个钩用玉米。

  有的黑坑不能玩长竿,只能用短竿的话,那我们就只能用搓饵,我们一般常用二代草,二代草40%,博大草40%,雪花粉20%或(化氏尺上);

水库钓草配方:大野战九一八50%+挡不住草鱼饵50%。制作方法:饵比水1:1,待饵吸水完全后在表面撒入适量2#九一八 此饵特点:饵味酸甜,草鱼饵中足量加入的氨基酸成份对草鱼有足够诱惑力;

2#九一八淡淡的奶香诱使草鱼疯狂大咬,若垂钓前加适量水发酵效果更佳。 此饵专钓自然水域,大型水库,湖泊大体形草鱼。

  黑坑钓草鱼长竿就用商品颗粒,或者玉米做钓,直接嫩玉米挂钩,有的黑坑效果不比商品颗粒差,因地制宜,钓法不是一成不变的。水库也一样,长竿就用颗粒或玉米守大物。短竿,就用商品饵搓饵即可,黑坑短竿垂钓记得抽散炮哦。

 

四、鱼塘放养比例?

1、单一主养鱼

主养草鱼500-1000尾/亩,主养鲫鱼2000-5000尾/亩,主养鲤鱼为800-1500尾/亩,主养禾花乌鲤可以放1000-2000尾。主养鲢鳙鱼的,一般亩放养500-1000尾;花白鲢作为配养鱼的亩放养量大至是150-300尾(鲢鳙分别为100:50或200:100),有利于净化水质。

资讯

一亩鱼塘放多少鱼苗

很多人都会承包鱼塘养鱼,而在养鱼时,要想生长得好,以及生长快,要控制养殖密度,一般情况下,一亩鱼塘放不超过1000尾的鱼苗较合适,具体需要根据鱼种来放,草鱼、鲢鱼、鲫鱼等不同的品种放养密度是不一样的。

鱼塘养鱼时,合理的密度可以提高养殖的经济效益,而不同的鱼种放养密度是不一样的,主要养殖的草鱼、鲫鱼、鲤鱼的标准如下。

一亩鱼塘放多少鱼苗合适?

1、单一主养鱼

主养草鱼500-1000尾/亩,主养鲫鱼2000-5000尾/亩,主养鲤鱼为800-1500尾/亩,主养禾花乌鲤可以放1000-2000尾。主养鲢鳙鱼的,一般亩放养500-1000尾;花白鲢作为配养鱼的亩放养量大至是150-300尾(鲢鳙分别为100:50或200:100),有利于净化水质。

2、混养鱼

如果是只放养但不投食的模式,一亩鱼塘可以放50-100尾草鱼,100-200尾鲫鱼,20尾白鲢,10尾花鲢,5尾青鱼。如果是偶尔投食,一亩可以放100-300尾草鱼,200-300尾鲫鱼,50-100尾白鲢,30-50尾花鲢,10尾青鱼。若是专业精养模式,每亩可以投放500-1000尾草鱼,500-1000尾鲫鱼,150-300尾白鲢,50-100尾花鲢,30-50尾青鱼。

放养密度过大过小有什么危害?

1、放养密度大

苗种密度投放过高,则生产过程容易造成鱼苗缺氧浮头,或者因排泄物过多导致池塘水质恶化,容易引起鱼病暴发。密度太大,饵(饲)料往往不足,活动空间变小,特别是到后期鱼体长大时,水质条件较差、溶氧量低,生长就变慢,可能饵料系数会高一些。如果密度过大,超出水体承受能力,会造成低溶氧综合症,导致个体偏小,从而达不到上市规格。

五、放养塘怎么钓草鱼

放养塘钓草鱼一般用青草或青菜叶钓。

六、螃蟹应该如何放养?

一般每亩放养螃蟹大约500 ~ 600只,使螃蟹有一 个充足的生活、生长空间;放养时间一般在每年的2月底至3月份;放养规格以 每公斤100 ~ 200只为好。蟹种放养前要“暂养”,就是先在池塘中设置一块“暂养区”,大致是池塘面积的1/5,观察螃蟹生活生长情况;暂养必不可少。

七、40亩鱼塘螃蟹和草鱼套养比例?

40亩鱼增螃蟹和草鱼套养比例?

答可百分之五十草鱼,百分之五十养螃蟹。按规定一亩鱼塘养50%草鱼每亩可养草成鱼700条,四十亩可养草鱼28000条,螃蟹每亩可养1000匹,四十亩可养螃蟹40000匹。好处草鱼粪螃蟹能食用,草鱼和螃蟹可和谐共存。请审批!

八、大棚养殖草鱼放养密度

大棚养殖草鱼放养密度的探讨

大棚养殖是现代养殖业发展的一大趋势,而草鱼作为养殖业中的重要品种,放养密度是影响养殖效果的一个关键因素。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大棚养殖草鱼的最适放养密度。

1. 大棚养殖的优势

大棚养殖作为一种现代化的养殖方式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相比传统的养殖方式,大棚养殖具有以下优势:

  • 可控环境:大棚内部环境可以精确控制,适应不同养殖需求。
  • 提高产量:大棚养殖可以延长草鱼的生长周期,提高产量。
  • 防病抗虫:大棚养殖可以有效防止外界病虫的侵害,减少草鱼的疾病发生。
  • 节约成本:大棚养殖可以节约养殖用地,减少人力投入,降低成本。

综上所述,大棚养殖草鱼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和广阔的市场空间。

2. 草鱼的生长特点

草鱼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养殖鱼种,其生长特点决定了其对放养密度的要求。草鱼的生长特点主要包括:

  • 适应性强:草鱼适应性强,对养殖环境要求不高。
  • 食性广:草鱼是杂食性鱼类,能够适应多种饲料。
  • 生长快:草鱼生长速度快,能够在短时间内达到市场需求。

草鱼的生长特点使其成为大棚养殖的理想品种之一。

3. 大棚养殖草鱼放养密度的影响因素

大棚养殖草鱼的放养密度受多个因素的影响。下面将从水质、饲料、养殖技术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3.1 水质

水质是影响草鱼放养密度的重要因素之一。水质好坏直接关系到草鱼的生长和养殖效果。水质好的情况下,草鱼可以更好地摄食和生长,放养密度可以适当增加。而水质差的情况下,放养密度需适当降低,以免影响草鱼的健康和生长。

3.2 饲料

饲料是草鱼成长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放养密度的关键因素之一。优质、适量的饲料可以提高草鱼的生长速度和养殖效益,从而允许放养更多的草鱼。但是饲料过量会导致水质恶化,增加草鱼的疾病发生风险,因此要控制好饲料的投喂量。

3.3 养殖技术

养殖技术是大棚养殖草鱼放养密度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合理的养殖技术可以提高养殖效益,允许放养更多的草鱼。科学合理地控制水温、水质、通风、排污等养殖环境因素,可以创造良好的养殖环境,提高放养密度。

4. 最适放养密度的确定

大棚养殖草鱼的放养密度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虑。重要的是要平衡草鱼的生长需求和养殖环境的承载能力。

一般情况下,草鱼的最适放养密度约为10-15 kg/m²。在优质水质、适量饲料和先进养殖技术的条件下,可以适当增加放养密度。但是要注意定期检测水质,及时调整饲料投喂量,防止过密养殖对草鱼健康的不利影响。

总之,大棚养殖草鱼的放养密度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需综合考虑多个因素。通过科学合理地控制水质、饲料和养殖技术,可以确定最适放养密度,提高草鱼的养殖效益。

希望本文对大棚养殖草鱼放养密度的探讨能够给您带来一些帮助,欢迎留言交流!

九、放养草鱼一龄多少斤

`

放养草鱼一龄多少斤?

` `

放养草鱼,是指把鱼放在自然水域中进行养殖,让其自由生长和获取食物。这种饲养方式相比传统的圈养养殖,更加健康环保,也更符合自然规律。但是对于养殖者来说,放养草鱼一龄多少斤才能出售或投放市场,是一个比较关键的问题。

` `

放养草鱼的生长速度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在相同的生活条件下,一龄草鱼的体重会有一定的差异。然而,在一般情况下,放养的草鱼一龄大约在多少斤左右可以出售呢?这要看具体的水域环境、饵料供给和养殖管理等因素。

` `

放养草鱼一龄的养殖环境

` `

放养草鱼的养殖环境应该是一个适合鱼类生长的水域,如湖泊、河流、水塘等。这种自然水域的环境条件能提供足够的水源和氧气供给,有利于草鱼的生长和繁殖。同时,水质清澈透明,无污染物和有毒物质,可以提供优质的生存环境,促进草鱼的健康成长。

` `

另外,放养草鱼的水域应该有足够的水深和面积,以便草鱼有充足的活动空间。水深一般在1.5米以上比较适宜,这样可以避免浅水区域的水温波动和水质污染。水面面积也要足够,以满足草鱼的觅食和游动需求。

` `

放养草鱼的饵料供给

` `

放养草鱼的饵料供给是决定其生长速度和体重的关键因素之一。饵料应该是高蛋白、高营养的,如鱼粉、虾粉、豆粉等。同时,饵料的喂养量要适度,不能过少也不能过多。过少的饵料供给会导致草鱼生长缓慢,体重增长受限;而过多的饵料供给则会使水质恶化和饵料浪费。

` `

草鱼对饵料的喜好也是影响生长速度的一个重要因素,一般来说,草鱼对鱼粉类的饵料更为喜欢,更容易吃饱,因此,合适的饵料配比也是放养草鱼的关键之一。

` `

放养草鱼的养殖管理

` `

放养草鱼的养殖管理也是决定其生长速度和体重的重要因素之一。养殖者需要定期观察草鱼的生长情况,关注其体重和外观的变化,并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例如,如果发现草鱼长势不佳,可以适当增加饵料供给量或改变饵料配比,以促进其生长发育;如果水质不佳,需要及时清理池塘,增加氧气供给等。

` `

此外,养殖者还需要做好对草鱼的防病工作。草鱼容易患上一些常见的疾病,如细菌性疾病、寄生虫感染等。养殖者可以定期投放适量的草鱼养护剂和药物,预防和治疗疾病的发生,确保草鱼的健康生长。

` `

放养草鱼一龄多少斤是合理的?

` `

放养草鱼的一龄多少斤是合理的,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因为草鱼的生长速度和体重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各个水域和养殖场的情况也不尽相同。一般来说,放养草鱼的一龄体重在200~300克左右是比较常见的。

` `

当然,放养草鱼一龄体重也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和养殖者的经验进行调整。如果市场对小草鱼的需求较大,养殖者可以将一龄体重适当调低,以便更早地投放市场。若市场对大草鱼的需求较大,养殖者则可以适当延长一龄草鱼的生长时间,以提高体重。

` `

小结

` `

放养草鱼一龄多少斤是一个有关养殖管理的问题,该答案并不是固定的,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养殖者在实际操作中,需要结合自身的养殖条件、市场需求和个体草鱼的生长情况,合理调整放养草鱼一龄的体重。只有做好了适宜的环境、饵料供给和养殖管理,才能使草鱼健康成长,达到更好的养殖效果。

`

十、螃蟹养殖什么时候放养

随着人们对各种海鲜的需求不断增加,螃蟹养殖已成为许多农民和投资者的热门选择。螃蟹以其鲜美的肉质和高营养价值备受追捧,养殖螃蟹不仅可以满足市场需求,还能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

在螃蟹养殖过程中,"什么时候放养" 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不同的季节和水温对螃蟹的生长和繁殖都有影响,因此选择适当的时机进行放养至关重要。

春季放养

春季是螃蟹养殖的黄金季节,也是最适宜的放养时机之一。春季气温回升,水温逐渐上升,螃蟹的新陈代谢增强,食欲增加,生长速度也会加快。此时放养螃蟹,能够利用春季繁殖季节,增加繁殖率,最大限度地提高养殖效果。

在春季放养螃蟹时,需要注意水质的清洁与稳定,以及螃蟹的饲料供给。春季水质相对较好,螃蟹的食欲旺盛,但也要控制好饲料的投喂量,避免造成污染和浪费。

夏季放养

夏季是螃蟹生长的高峰期,此时水温较高,螃蟹的新陈代谢非常旺盛。夏季放养可以使螃蟹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生长,提高养殖成本效益。

然而,夏季的高温天气也会增加螃蟹的食欲,如果过度投喂饲料,容易导致水体污染和螃蟹的生长不良。因此,在夏季放养螃蟹时,需要控制好饲料的供给和管理水质,保持良好的生长环境。

秋季放养

秋季是螃蟹开始进入休眠期的时候,此时水温逐渐下降,螃蟹的代谢减慢,食欲也相应减少。秋季放养的螃蟹主要以提供优质种苗为主,为来年的养殖打下良好的基础。

秋季放养的螃蟹需要注意控制适宜的养殖密度,提供足够的饵料,并对水质进行定期监测和调整。稳定的水质和适量的饵料可以保障螃蟹的健康生长。

冬季放养

冬季是螃蟹的休眠期,此时水温较低,螃蟹的活动和新陈代谢减缓,对食物需求也较低。冬季放养螃蟹主要以保留种蟹为目的,保证种蟹的越冬存活率。

在冬季放养螃蟹时,需要保持水质清洁和稳定,控制适宜的养殖密度,并提供适量的饵料。同时,对螃蟹的健康状况进行定期观察和检查,及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总之,螃蟹养殖什么时候放养对于养殖效果至关重要。不同季节的气温和水温变化,会对螃蟹的生长和繁殖产生直接影响。选择合适的放养时机,结合科学的养殖管理,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螃蟹养殖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