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产养殖设备有哪些?
一、增氧设备 增氧设备是设施水产养殖的必备设备。其种类很多,主要有微孔曝气增氧、叶轮增氧机、水车式增氧机、充气式增氧机、射流式增氧机、喷水式增氧机等。增氧设备主要用途是增加水中的溶氧量,通过搅拌水体、促进水体上下循环,达到增氧曝气和改善水质的作用。
二、投饲设备 投饲机以投料形式命名的有离心式投饲机、风送式投饲机和下落式投饲机;以供料方式命名的投饲机有振动式投饲机、翻板式投饲机、螺旋式投饲机等。投饲机可以定 时、定次、定量、定点、均匀自动投饲,具有省工省时,减少饲料浪费,保护水环境等特点。
三、排灌设备 在设施水产养殖中的排灌设备主要是水泵,有离心水泵、潜水泵、轴流泵、混流 泵、深井泵等。水泵的用途是输送流体,在水产养殖中主要是向池塘注水和排水,保证 鱼类各生长阶段的不同水位要求;注人河水或深井水调节水温;注入新水,增加水中溶 氧量,提高池水透明度,加强池水光合作用,提高池塘初级生产力;抽排池塘多余和老 化水体,调节水质、盐度和pH值,给鱼类一个适宜的水体生存环境。
四、清塘设备 在需要晒干的池塘,为了提高清塘的工作效率主要选用工程机械,如推土机、挖掘机、伊运机等。在潮湿的带水池塘的清淤主要使用清淤机械,常用的清淤机械有两栖式 清淤机、牵引式清微机、水力高压清洗机、挖塘机组和水下清游机等,它们的主要作用 是将鱼塘的淤泥进行分切、收集、提取、输送到特定的地方。
五、水质净化设备 在设施水产养殖中,水质净化主要采用生物滤池、活性滤池和水质净化机械,如生物转盘、活性碳水过滤装置、耕水机和臭氧消毒增氧机等。水质净化设备可净化和处理 水中的有机物、氨氮等有害物质。
六、水质检测仪器 水质检测仪器主要有溶氧测定仪、pH面定仪、水温计、氨测定仪等,用于检测 池塘水质状况是否符合渔业水质标准。
七、水温调控设备 水温调控设备包括锅炉系统、电加热器、太阳能加热器、热泵、热交换器、水温自 控系统等。主要作用是调控鱼塘的水温,促进鱼类在最佳水温中快速生长。
八、水产育苗设备 水产育苗设备有产卵设备、孵化缸、鱼种网、鱼筛、网箱、鱼苗计数器、氧气瓶 等,用于培育、采集鱼苗。
九、捕鱼设备 捕鱼设备有电赶鱼机、电脉冲装置、气幕赶鱼器、电赶鱼船、拦网船、各种绞缆 机、起网机、吸鱼栗等,用于赶鱼、捕鱼和起鱼。
十、鱼运输设备 鱼运输设备有各种活鱼运输车和船、保鲜冷藏车和船,以及塑料鱼筐等,用于保鲜 鱼和活鱼运送。
十一、防疫消毒设备 设施水产养殖的防疫消毒设备主要有喷雾消毒机械等。
二、怎么找水产养殖精准客户?
找水产养殖精准客户的方法有很多种,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方法:
1、网络引流:在网上做自己的广告,让对你水产感兴趣的经销商,来主动找你。
2、采集软件:通过软件可以采集全国600多城市水产经销商老板电话,软件也是比较省时省力,简单方便,而且精准度也是比较高的。
3、线下跑市场:线下的话就是需要大量的人力和财力了,毕竟国家这么大,想要开拓市场也是需要下血本的。
4、社交媒体平台:在社交媒体平台上搜索水产养殖户,如微博、微信等,以及一些行业网站,如中国水产网等,也可以找到水产养殖户的联系方式。
5、其他:比如参加行业展会、向水产养殖专家咨询等。
三、水产养殖如何做好池塘管理?
特提醒广大养殖户做好以下养殖管理措施:
1、控制饲料投喂
减少精饲料的投喂,特别闷热、雷阵雨天气,可以不投或少投。投喂时间安排在凌晨和傍晚时分。河蟹养殖以颗粒饲料或玉米为主,尽量不投动物性饵料。
2、勤开增氧机
中午连续开启增氧机2个小时以上,晚上8点后开机至太阳出来,闷热雷阵雨天气全天开机。
3、加高水位,适当换水
尽量加高池塘水位,鱼类养殖池塘水位控制在2-2.5米,虾蟹池可以每天交换池水10厘米左右,增加水体流动。注意观察水源水水质情况,应避开高温时段,一般在清晨抽取中层水源水。
4、加强水草养护
河蟹池拉稀水草密度,施促根肥,让草长根,不往上长冒出水面。草少或没有的池塘,可以移栽一些水葫芦(用框固定)或浮萍;草多的,除了割草,梳草,还可以用网或绳子将草圈定,不让草浮,被台风卷掉。
5、预防病害发生
高温季节尽量少用药或不用药,尤其要慎用消毒剂和杀虫剂,可内服大蒜素、Vc、Ve、免疫多糖等防止细菌性疾病发生,提高机体免疫力,多用微生物制剂调节水质。如有病害发生,对症下药,按照说明书的剂量使用,并避开太阳直射时段或高温时段施药,并在用药前后连续开启增氧机。
6、加强作业安全
特别要注意人身安全,防止中暑。规范生产操作,加强池塘边用电、用气(煤气)等安全管理。
四、水产养殖技术是干什么的?
水产养殖技术是对水域环境的控制
在水产养殖中,水域环境是决定养殖效果的决定性因素,从前期选址到中期管理,都需要引起养殖户的重视。首先,养殖户应当选择一处远离工厂或居民区的干净水域,并使用设备进行水质检测,确定符合水产养殖要求后,进行水域整理工作,例如要张拉防护网,防止水产品养殖过程中外逃,还要在养殖水域内适当种植一些水草等,增加水中含氧量。后期水产养殖过程中,也要定期进行水质监测,像气温变化、水位高低变化等,都是水域环境管理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