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山田水产网

怎么样才能把鱼养到最佳的状态?

山田水产网 2025-04-23 20:10 0 0条评论

一、怎么样才能把鱼养到最佳的状态?

养鱼先养水,水质最关键,即建立良好的物理及生化过滤系统。

要想水质好,密度不能大,喂食不能太多,定期部分换水不能少。

只有为鱼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才能把鱼养好。

二、怎样饲养鱼

 ■孔雀鱼,月光鱼,剑尾鱼,玛丽鱼,斑马鱼,吻嘴鱼,红绿灯,这些都是很好养的观赏鱼,适合初学者养,呵呵。

养鱼做到以下内容就没有什么问题了,很简洁的:

1.一周换一次水,不要换水太勤。

2.建议在鱼缸里养些水草。

3.把水温调至26~28度之间。

4.每次换水撒些盐,预防疾病。

5.让鱼保持在半饥饿状态,这样鱼会更加活跃。

6.换水时如果使用自来水要把水暴晒三天。

7.适当晒太阳。

8.水温要恒定。

9.可以给小鱼喂切碎的水蚯蚓或弄碎的鸡蛋黄。

■孔雀鱼,月光鱼,红剑鱼,玛丽,这几种鱼只要冬天保持好水温,是可以繁殖的,1个月左右1次,可以生20~80尾。最适合初学者养殖。

如果不想要热带鱼,养草金鱼,锦鲤也是不错的选择。

三、谁知道在田里养鱼的技术

在人工修建或天然形成的静水池中从事的鱼类养殖。又称内塘养鱼。池塘水体较小,易于人工控制,管理方便,可采用综合技术措施进行精养,以提高单位水域的产量。生产过程分四个阶段,通过人工繁殖取得鱼苗,当年或翌年将鱼苗培育成鱼种,鱼种养一定时间成商品鱼部分鱼继续培育成亲鱼。也可根据需要专门从事其中一个阶段的养殖生产。中国池塘养鱼的养殖面积、单产和总产量均居世界首位。世界上进行池塘养鱼的国家主要有印度、东南亚诸国、日本、俄罗斯、美国等。

池塘养鱼主要饲养技术包括混养和密养、轮捕轮放、日常管理和综合经营。

混养和密养 在同一池塘里混养和合理密养习性不同、食性各异或同一种类而规格不同的鱼种,是中国池塘养鱼技术的核心。鲢、鳙生活在水体上层,草鱼、团头鲂生活在水体中、下层,青鱼、鲮鱼、鲤、鲫、非鲫等生活在水体底层。将这些不同种类的鱼混养在同一池塘中时,不但可增加池塘单位面积的放养量,而且由于各种鱼类所需的饵料不同,能充分利用池塘中的各种饵料资源,产生互利关系,又防止了水体的富营养化和改善池塘生产条件。将同一种类不同规格的鱼进行混养,可在生产食用鱼的同时生产大规格鱼种,从而减少培育鱼种的池塘,扩大了食用鱼的饲养面积。在合理的密

四、家庭如何养殖观赏鱼 有哪些养殖方法

金鱼作为一种传统文化和游动的艺术品,越来越受到人们青睐,居家置一鱼缸,闲暇时分喂喂食,换换水,赏赏鱼,既怡情养性,活动身体,又美化环境,润化空气。在这里,仅就我在缸养金鱼过程中的一点认知和感受与朋友们分享,但愿对初养金鱼的朋友能有所帮助。 

1、鱼缸设置 :首先要弄个缸,最好是用专业的鱼缸来饲养,别用那种小的圆形玻璃缸(根据个人实际情况而定)在较大的空间内金鱼比较活跃,体质强壮,色彩鲜艳。密度过大易造成水中缺氧、水质恶化,是导致金鱼生病死亡的主要原因。

2、水质很重要:水的温度不能急剧改变。金鱼可以在很宽的温度范围内生存,冬天在冰层以下仍可维持生命,大热天只要不在烈日下暴晒也能正常生活,但是如果急剧改变温度,就会导致生病或死亡。

3、喂养要适量:要注意鱼的投放密度。养鱼要注意控制投食,小缸养鱼以每天一至两次,3至5分钟内吃完为宜。阴雨天更要少喂食,晚间不喂食。

4、要保持水的清洁:金鱼进食量大,消耗大量氧气及排出大量废物,都对水产生污染、滋生病菌,导致金鱼染病死亡。为了保持水的清洁,应该安装过滤器,每天还要利用从缸底部抽除排泄物的同时换去十分之一或略多一些旧水。

另外有鱼友把一些经验也做了分享,我发你看下对你养鱼会有所帮助的。家庭如何养金鱼 以上是关于如何饲养金鱼的一些经验分享,希望能对你会有所帮助,你的采纳是我们继续分享经验的动力,加油。

五、如何养鱼缸里的鱼

1、过滤:

利用过滤系统,培养硝化细菌以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滤材一般选择过滤棉和玻璃环,过滤棉要经常清洗,使用1个月后就换一张。过滤棉没多少钱的,2块钱一大张呢。

2、供氧

这个没什么好说的,就是给鱼缸里加氧。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选购超静音的,比如日本 英光章鱼泵或者德国伊罕都可以。

3、加热棒

无论金鱼或是热带鱼都应该有加热棒,就是用来恒温的。因为温差过大会使鱼得白点病。加热棒的功率根据鱼缸大小来选择。

4、喂食

不可过多,每天固定时间喂一次,每次3分钟内吃完即可。鱼食尽量还是买好的吧,其实算算没多少钱。我是100块买了2斤人工饲料,家里养了20条热带鱼,这都半年了才喂了1斤左右。

5、换水

自来水要晾晒24-48小时以后才可以给鱼换水,换水时候一定要注意兑温。换水周期一般为3天到一周换一次,每次换水量不可超过缸内水量一半。一周最多换两次。

以上是平时管理的方法,都做到了鱼应该不会出现太大问题,但是养过一段时间以后,需要了解一些知识,比如过滤的形式、硝化细菌、一些有害物质的浓度范围以及鱼生病了紧急处理方法等等。

再说说开缸:

其实就是消毒、困水和培养硝化细菌的过程。

消毒就是用盐水将器材浸泡24小时即可,盐水浓度可以高一些。

困水没什么好说,就是自来水晾晒24-48小时。

硝化细菌是用来净化水质的,精华过程是:鱼BB以及食物残渣氧化后生成有毒物质氨(也就是阿摩尼亚,NH3),由第一种硝化细菌把氨分解为较低毒性的亚硝酸盐(NO2),再由第二种硝化细菌把亚硝酸盐分解为几乎无毒的硝酸盐(NO3),最后再有缸内的一些厌氧菌把硝酸盐分解为氮,由于氮不溶于水,最后升华到空气中。这就是整套的硝化过程,这个过程看似简单其实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

如何培养硝化细菌呢?

首先要有足够的细菌床——玻璃环。玻璃环的数量因为水体积的3%-5%,当然再多些就更好了。

其次要有过滤系统,用来储存玻璃环。而且也提供了硝化细菌生存所需的食物、水流、氧气等等。

现在我们在具体说明如何去做:

第一天:困水24小时

第二天:加入健壮鱼2-3条(当然根据鱼缸大小决定),鱼要过温、过水、消毒后再放入缸中,同时加入硝化细菌(粉末10克,液态15毫升)倒在过滤面上。

第三天至第六天,鱼缸会一片雾蒙蒙,这是细菌在水中飘荡,没关系,几天内就会清澈。有时第二天可能可能就会清澈,但是也要等到第6天再进行后面的操作。在这4天里,假如第二天水浑浊了,就适当换水。此时硝化细菌已经初步形成了,但是还不稳定。

第七天至第十四天,这一周里给鱼喂食并换五分之一水。鱼食1-2分钟内吃完即可。主要就是给硝化细菌提供食物(就是鱼BB和食物残渣)。

第十五天至第三十天,如果之前一周鱼和水都没有出现问题,那么现在鱼的食量可以翻一倍,基本控制在3分钟左右吃完即可。并且可以适当再加几条鱼,数量不要多。依然每周换五分之一水。

三十天后,硝化细菌基本稳定了,可以加入主力鱼了。

以上是整套的开缸过程,其中最重要的关键词就是“时间”,不要嫌时间长,一定要有耐心。

最后我们再说说,新鱼到家的处理过程。

信鱼到家后,必须要过温、过水、杀菌。

过温是,将包装袋和鱼一起放到鱼缸内,包装不用打开。夏天20分钟,冬天30-45分钟。

过水是,过温后,将包装袋打开,用夹子固定在缸壁上。然后往袋子里加入缸内水,共加5次每次间隔10分钟,加入的水量为袋子内水量的五分之一。

杀菌是,在最后一次过水的时候,加入一些大盐。先用缸内水把大盐化开,然后再倒入袋子里。

最后,把鱼放入缸中,袋子里的水扔掉。